精神分裂症患者必须终生与药为伍吗?一文讲清
2022-03-16 00:05:38 来源: 台州白癜风医院 咨询医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如说话、怀疑、经常无缘无故怀疑周围的人对自己不利,背后说坏话,怀疑监视,或怀疑配偶不忠,或变得孤僻懒惰,不关心家庭,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不能正常,人际关系损害等,易慢性,致残率高。
如果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应及时进行标准化治疗。80%以上的患者在治疗第一年可以得到症状的缓解,病情可以显著改善,否则疾病会进行性恶化。然而,许多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停止或减少药物,这往往导致疾病复发。在停药研究中,只有少数患者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长期保持缓解。
那么治疗精神分裂症需要多长时间呢?
目前,理论上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症状控制后仍需进行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临床指南建议,首发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应继续治疗1-2年,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时间到了,就可以停药。而是通过这个。1-2在观察期间,医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诊断和康复,然后给出延迟但更可靠的建议。
在维持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的精神分裂症诊断可以得到确认,精神症状仍然存在。对于这些患者,建议继续和长期使用。
其他患者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障碍,其治疗策略也相应不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诊断、当前症状、副作用、功能水平、以往发作的风险、当前家庭和工作责任,提出个性化建议非常重要。临床指南建议复发患者至少维持五年或更长时间的治疗。
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性疾病。绝大多数临床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停药或维持剂量过少容易复发。复发次数越多,再治疗缓解度越低,社会功能进一步退化。
英国精神药理学会循证学指南还建议精神分裂症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继续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即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应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上,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明确,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这些患者往往渴望停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而不考虑药物维持治疗的建议。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人员发现,抗精神病药物较好的患者在停药后更容易复发或恶化症状,因此停药时应更加谨慎。
此外,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第一次发作时有高风险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高风险,如暴力、尝试或计划使用高死亡手段自杀、疾病高风险驾驶、参与其他危险或犯罪行为,对于这些患者,也强烈建议不要停止服药。
如果在病情稳定并充分权衡利弊后仍做出停药决定,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实施,至少三年,并在复发计划的前提下实施。患者家属应参与随访过程,了解潜在的风险和复发迹象,并为症状的复发做好准备。
- 2022-04-25【预约直播】铿锵的论道 不炎,越来越多--「郁金香论坛」学术沙龙即将举行
- 2022-04-2120150413卫生早知道:戴霞讲西芹的功效与作用
- 2022-04-13浙江省首次引进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摄影,检出率提高30%以上
- 2022-04-11输卵管有话要说,耐心看完这些话
- 2022-04-11耻骨上膀胱针刺吸引
- 2022-04-04BMJ:血浆置换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影响
- 那么化妆品会引起白癜风吗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引发白癜风
- 身上长了白斑就一定是白癜风吗
- 脸上白癜风如何做好护理
- 秋季怎么吃对白癜风病情有帮助
- 白癜风该怎么去治疗
- 白癜风真正的误区医生建议所有白癜风患者看完
-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大总结
- 白癜风生育后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 白癜风治疗方法
- 白癜风最有效的口服药
- 白癜风患者长时间面对电脑怎么办
- 白癜风患者对治疗费用与治疗效果的纠结
- 白癜风患者喝纯净水到底好不好
- 白癜风怎么预防最有效
- 白癜风反反复复发作女性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 疑问你对白癜风了如指掌吗
- 治疗白癜风的药主要有哪些
- 治疗白癜风先要明确病因
- 早期白癜风可以治愈吗如何治疗白癜风
- 我们应该如何护理胸部白癜风
- 怎么喝水对白癜风患者好
- 小儿白癜风易被误诊有白癜风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
- 如何白癜风白癜风的治疗周期为什么长
- 如何尽快治愈白癜风初期白癜风症状都有哪些
- 哪些食品对白癜风皮肤有好处白癜风如何自我调理
- 冬季如何护理白癜风这4个护理重点应做到位
- 体内缺乏矿物质会导致白癜风病因有哪些
- 为什么白癜风患者不能吃维C如何有效遏制白癜风病毒的生长
- 专家教你如何做白癜风心理减压法
- 浙江省首次引进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摄影,检出率提高30%以上
- 私密┃我说同房疼,医生说我有妇科病?
- 输卵管有话要说,耐心看完这些话
- 耻骨上膀胱针刺吸引
- 著名女演员愤怒地告诉莆田妇科医院 要求在全国媒体上公开道歉
- 医生拒绝医生拒绝做妇科手术,这层膜真的那么重要吗?
- 李敖病逝!面对医疗展示勇士的姿态
- BMJ:血浆置换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影响
- Autoimmun Rev:心肌炎是一种系统性免疫介导性疾病:发病率、特征和预后
- CSP2016:李凌江教授谈论了与应激创伤障碍相关的问题
- 糖尿病小传教育一目了然